柱上开关解决方案​​​​|陕西四维视界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四维视界


您好 ,欢迎访问陕西四维视界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官网!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29-89563677

地址 :西安市区唐延路11号禾盛京广中心C座26F​

柱上开关解决方案​​​​

发布时间 :2021-4-7 返回上一页

10kV柱上开关电器应用的解决方案

10kV柱上开关电器的应用主要表现在10kV柱上断路器在馈线自动化中的应用。

1 、10kV柱上断路器在馈线自动化中的应用

馈线自动化即自动实现故障区段的定位、故障的隔离 、非故障区段的供电恢复 。要实现 自动化,柱上断路器必需具备电动操作,电流、电压检测 。一般的说 ,馈线自动化包括架空 馈线自动化和电缆馈线自动化,架空馈线自动化又有以下几种运行模式:

1.1、就地控制方式

重合器 、分段器,依据电流、电压、故障电流次数等按照预设的条件实现故障隔离和恢复供电 。特点是不需要通讯手段, 利用重合器的重合及动作时限配合来实现故障自动隔离、 自动恢复供电。其缺点是若分段越多,隔离故障 、转移负荷时间越长。这种模式自动化程度较低,适用于馈线自动化的初级阶段 。电流型重合器还会出现频繁跳闸 、重合现象,对线路用电设备冲击较大 ,恢复供电时间较长。 

1.2 、分布智能控制方式

FTU监控终端断路器(重合器),在一定区域内的断路器实现故障隔离和恢复供电,但需建设该区域内断路器之间的通道。要求柱上断路器具有电动操作机构,FTU监控终端将检测到的电流、电压信号,断路器状态信号进行比较处理,通过点对点通信,FTU 把故障后断路器状态及记录信息传送到临近断路器的FTU,识别出故障区段并自动隔离,然后对非故障区段自动恢复供电;其特点是增加了断路器间通讯,技术较为,是配网自动化的过渡阶段。 

1.3、集中远方控制方式

配调中心站FTU监控终端负荷开关,由控制中心 (分中心) 判断故障 、隔离故障、恢复供电,但需建设通信通道和控制中心 (分中心),投资较高 。分布式的集中智能控制,将 FTU监控终端检测的信息通过通信网络传送至配调控制中心 (分中心),进行全面的计算机管理;在馈线发生故障后 ,由控制中心 (分中心)自动判别后遥控断路器隔离故障区段、恢复非故障区段供电。该模式是一种技术上更为的馈线自动化,是配电自动化的阶段 。

2 、10kV柱上开关电器在线路上的应用 

2.1、断路器

出现故障电流后按照整定电流和时间跳闸,一般配备电磁感应线圈和脱扣联动机构,既能开断 ,又能关合短路电流的断路器,开断故障电流能力较高,作为保护线路用 。但因配网断路器保护配合时间短,经常存在越级跳闸的弊端。 

2.2、重合器

有电流型重合器和电压型重合器两种。反应故障电流跳闸后能重合的,称电流型重合器, 这种重合器既做保护跳闸用 ,又能实现一至三次重合闸 。将故障段从后一段开始逐一淘汰,直到判别到故障段,因需多次重合故障电流,对电网冲击较大 ,同时分段越多 ,需重合的次数越多,时间越长 ,故分段一般不宜超过3段 。适用于分支线和辐射型线路。另一种重合器在线路失压跳闸,来电后延时后重合闸 ,称为电压型重合器  。变电所内出线断路器需两次重合配合完成故障隔离与恢复供电 ,其中次重合为判别故障段 ,依据各分段点开关合闸的数量确定故障段并将故障段两侧开关闭锁隔离故障 ,第二次重合为恢复非故障段的供电 , 整路馈线仅重合一次故障电流,完成故障隔离与恢复供电时间较长。因过流速断保护需靠变电所馈线断路器完成而不适用于长线路 ,随着系统容量的增大,此矛盾已逐 步消除 。适用于辐射型或环网型的短线路,实现初级自动化 。 

2.3 、分段器

能记录故障电流脉冲次数,在无电压无电流时当故障电流次数达到预设值就自动分闸闭锁,构成电流脉冲计数型分段器 。分段器大多与重合器配合使用,自动完成预期的分合及闭锁操作,具有检测与控制操动能力 。 

2.4、负荷开关

该开关仅在无电压无电流时才能断开 ,但可以关合故障电流 ,开断额定负荷电流 , 其主要作为线路的分段。因造价低在集中式的配电自动化中采用。根据手动运行、电动运行、自动运行、智能运行模式等不同的运行与控制方式  ,可以实现就地控制 、分布控制、集中控制方式“三遥”功能的馈线自动化 。


XML地图